熙154513091
“尿点”变“景点”,福建高速把服务区玩成了打卡顶流,谁还舍得一脚油踩到底?
堵了四个小时,腿麻到没知觉,冲进武夷山服务区只想速战速决,结果迎面一面三米高“福”字墙,手机先饿得报警——电量5%,愣是撑着拍满九宫格才找厕所。
网友@阿瓜那张点赞破十万的图,就是这面墙,评论区一水儿“原来跨省高速还能这么玩”。
官方直接把“福气”焊进七个服务区:东狮山、福鼎、驿坂、武夷山、长汀、朱洋、青云山,一路从浙闽交界怼到客家腹地。
四小时车程,闽剧水袖、建盏开片、福船榫卯全塞进休息区,比很多市内博物馆还紧凑。
最香的是福鼎肉片档口,热汤一冲,胡椒味窜出十米,隔壁“福”墙当背景板,拍完照肉片刚好不烫嘴,一套流程三分钟搞定,比高速加油还快。
有人算过,以前进服务区平均消费18块,买瓶水+烤肠草草了事;现在被“福”字勾住,人均直接飙到58——多出来的40块,客家擂茶占20,建盏盲盒占19,剩一块心甘情愿投祈福箱。
网友@小北喝完朱洋擂茶原地复活,“绿茶+芝麻+陈皮,口感像3D版冰美式,关键能续杯”,一口气灌三碗,跑回车上连打三个哈欠,精神得能再开三百公里。
最离谱的是东狮山,刚下浙江高速的爬坡段,司机眼皮打架,服务区干脆把闽剧小舞台搭在厕所对面,二胡一响,瞌睡瞬间破防,一边放水一边听《贻顺哥烛蒂》,出来人都笑清醒。
有人吐槽“以前怕憋尿,现在怕错过戏”,七点档《陈三五娘》一开腔,停车场秒变戏园子,车头当板凳,瓜子壳直接铺成地毯。
青云山把“福船”拆成零件摆进展柜,一眼看懂古沉船榫卯结构,旁边二维码一扫,3D模型直接蹦到手机,转一圈就能看清“水密隔舱”咋防水。
带娃的家长最吃这套,娃安静半小时,家长得以啃个热乎的光饼,一口下去满嘴葱香,再抬头孩子已经学会“福船有十三个舱”的冷知识,顺手写进周末手抄报。
当然也有人嫌“套路”,@老林补刀最狠:“以前尿急才停,现在为了拍福墙宁愿多绕十公里”,油费烧掉二十,换朋友圈二十个赞,值不值?
底下回复两极:一半说“高速服务区卷成这样,总比泡面强”,一半吐槽“福气要是能当ETC打折,才算真福”。
吵归吵,地图导航后台数据不会撒谎——这七个服务区五一期间车流涨幅平均38%,最猛的武夷山直接飙到52%,挤到车位全靠抢。
偷偷讲,福建高速年底还要再砸三千万,把“福”字做成AR彩蛋,扫码能跳出本地城隍送签文。
到时候可能真会出现新梗:不是车在加油,是人在加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