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维好
28年前,我去武夷山旅游时,导游说,要是嫌爬山太累的话,可以花钱坐轿子。
“雇两个轿夫的话,得花多少钱?”有人问。
“20美元,相当于160元人民币!”导游脱口而出道。
“乖乖,这么贵!还是自己爬山吧!”
我清楚地记得,当年,我每月的工资才600多块钱,160元的话,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四分之一!你说有哪个老师舍得拿出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坐一回轿子?
不过,我们不舍得花钱坐轿子,不代表其他游客也不舍得。后来,在登山的途中,我们还是看到一些游客坐着轿子上山。不过,我们惊讶地发现,那些坐轿子上山的基本上都是胖子。
昨天晚上,老婆让我看旅游风景区轿夫抬游客上山的视频,她说:“那些坐轿子上山的人太过分了,以为自己有几个钱就这样指使人!”
“其实,那些轿夫对指使他们的人是心存感激的!”
“这是为啥?”老婆好奇地问。
“你想,要是游客都像咱们这样不舍得花钱坐轿子的话,他们能赚到钱吗?他们赚不到钱的话,能养家糊口吗?”
“这倒也是!”
“现在这个社会,只有用钱去消费,才能促进流通,我们国家的经济才会越来越好!要是大家都不舍得花钱的话,经济能发展吗?”
“这倒也是!”
28年前(也就是1997年)你每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?大家到了旅游风景区,会花钱坐轿子吗?对此,有啥看法?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